基里巴斯國旗
國家 | 基里巴斯 |
---|---|
人口 | 133,515 (2024) |
面積 (Km²) | 810 |
大陸 | 大洋洲 |
表情符號 | 🇰🇮 |
hex | rgb | |
---|---|---|
#EF3340 | 239, 51, 64 | |
#FFD100 | 255, 209, 0 | |
#FFFFFF | 255, 255, 255 | |
#0032A0 | 0, 50, 160 |
基里巴斯國旗於 1979 年 7 月 12 日脫離英國獨立時採用,由上部的紅色條紋與黃色的護衛艦(鳥)和地平線上升起的黃色太陽組成,下部由六條交替放置的波浪狀白色和藍色條紋組成。
基里巴斯國旗的意義
國旗由兩部分組成:
- 上方條紋為紅色:
- 紅色象徵天空,特別是黎明時的晨空;
- 天空中的黃色鳥是護衛艦,也稱為 Fregata minor 或大型護衛艦。它象徵著力量、自由和耐力,因為它能利用氣流和熱流飛行很遠的距離。它的翼展約 2.3 公尺,由於其優異的飛行能力,它可以在空中停留數天,而消耗的能量卻極少;
- 初升的太陽是生命、能量和光的來源,象徵著新的一天和對美好未來的希望。Its 17 rays represent the 16 main Gilbert Islands (Abayang, Abemama, Aranauka, Aruba, Beru, Butaritari, Kuria, Maiana, Marakei, Nikinau, Nonota, Onotoa, Tabiteuea, Tamana, Tarawa, Terawani (also known as Washington Island)) and Banaba Island (also known as Ocean Island - part of Kiribati, but separate from the main Gilbert Archipelago). 這些島嶼位於赤道附近,因此一年四季的日出日落幾乎都很平均,成為一個令人驚訝的重要象徵;
- 旗幟下部由三條白色和三條藍色的水平波浪條紋組成,交替放置,由上至下從白色開始。藍色象徵太平洋,白色波浪狀條紋代表太平洋表面的波浪。它們也象徵組成基里巴斯共和國的三個主要島嶼群: 吉爾伯特群島(中部,人口最多的島嶼)、鳳凰群島(位於東南部,人口稀少,自然保護區)和萊恩群島(位於東部,部分島嶼有人居住)。
基里巴斯國旗的歷史
基里巴斯由位於太平洋中部的 32 個環礁(珊瑚島)和 1 個高聳的珊瑚島組成。這些島嶼主要分為三組:吉爾伯特群島、鳳凰群島和線群島。吉爾伯特群島人口最稠密,由多個島嶼組成: Abaianga、Abemama、Aranoa、Aroriai、Banuaba、Beru、Butaritari、Kuraio、Mayana、Marakei、Nikunau、Nonoti、Onetoa、Tarawa、Tabiteuea、Tamakai 和 Taputeuea。國家首都南塔拉瓦也屬於這個群體。它是基里巴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鳳凰群島由偏遠且人口稀少的島嶼組成,如 Birni、Enderbury、Canton、Makina、Manra、Nikumaroro、Orona 和 Rawaki。大陸島嶼包括唯一隆起的珊瑚島 Banaba,以及 Carolina、Flint、Kiritimati、Molden、Starbuck、Voskaejd、Terinay、Tabuaeran 和 Terinaman。Kiritimati 被稱為聖誕島,按面積計算是世界上最大的環礁,是重要的漁業和旅遊區。
在上述所有島嶼合而為一,統一為基里巴斯這個共同名稱之前,它們都有各自的過去和旗幟,形成共同的歷史。其中一個島嶼是阿貝馬馬王國(Kingdom of Abemama),位於太平洋中部,是吉爾伯特群島(Gilbert Islands)的一部分。阿貝馬馬王國的國旗一直沿用至 1889 年,由一塊藍布組成,上面有一個白色的聖安德魯十字架和三顆白色的五角星,分別位於國旗邊緣的四個藍色三角形中。聖安德魯十字架像一個 X,象徵島嶼與基督教信仰之間的聯繫,而基督教信仰在當時已經成為 Abemama 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這面旗幟最初略有不同,有 4 顆白星而不是 3 顆。這個版本只使用了一年,即 1884 年,而且沒有可靠的資料來解釋星星的象徵意義,以及為什麼是 4 顆,然後是 3 顆。然而,在 1892 年英國吞併之前,阿伯馬馬旗幟又改變了一次。新旗幟由三條橫紋組成:紅色、黃色和綠色,按適當的順序排列。旗幟中央有一條黑色的鯊魚:
- 紅色象徵勇氣和力量;
- 黃色 - 財富和繁榮
- 綠色 - 生育和希望;
- 黑鯊魚則象徵勇氣,以及島民與海洋的聯繫,海洋提供了他們的生計和文化身份。
1892 年,吉爾伯特群島正式被英國併吞,阿貝馬馬失去了獨立性。英國政府引入了新的法律和法規,這些法律和法規往往與島民的傳統習俗相悖。
當時的旗幟是標準的英國國旗。聯合旗幟由一塊藍布組成,藍布上的白色十字架疊加了一個紅色的聖喬治十字架(英格蘭的主保人),白色十字架上又疊加了一個對角的白色聖安德魯十字架(蘇格蘭的主保人)和一個紅色對角的聖帕特里克十字架(愛爾蘭的主保人)。
1937 年,該群島的殖民地位變為一個獨立的行政單位 - 吉爾伯特和埃利斯群島殖民地。殖民地採用了新的旗幟,由左上角的聯合夾克和右邊的殖民地紋章組成。殖民地的徽章看起來與現代的基里巴斯國旗相似,即一艘護衛艦、太陽和海浪,但被放置在盾牌上。日本軍隊於 1941 年 12 月佔領吉爾伯特群島,即珍珠港被襲擊後不久。日軍佔領一直持續到 1943 年 11 月的塔拉瓦戰役,當時美軍進行兩棲登陸,解放了該群島。在佔領期間,日本帝國的旗幟在島嶼的領土上使用,旗幟由白布中央的紅太陽組成。
從日本佔領解放後,該群島在英國殖民統治下恢復和平生活。1976 年,吉爾伯特群島和埃利斯群島獲得內部自治,這是邁向獨立的第一步。為了這個新的行政單位,英國殖民時期的旗幟(即紋章)略有改變。現在,它被放置在一個白色圓圈內,圓圈上刻有「TE MAORI TE RAOI AO TE TABOMOA」。這句箴言是基里巴斯國徽的基礎,翻譯為 「健康、和平與繁榮」。
最後,吉爾伯特群島於 1979 年獲得完全獨立,成為基里巴斯的宗主國。獨立後,基里巴斯採用了新的國旗,並沿用至今。基里巴斯的國旗由紅色的上半部分組成,上面有一隻金色的軍艦鳥飛越太陽,太陽在藍色的海面上冉冉升起,海面上有三朵白色的浪花。軍艦鳥象徵著自由和獨立,太陽象徵著該國的熱帶位置,而藍色的大海和白色的波浪則反映了該國的島嶼性質及其與海洋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