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圭國旗
國家 | 烏拉圭 |
---|---|
人口 | 3,423,108 (2023) |
面積 (Km²) | 175,020 |
大陸 | 南美洲 |
表情符號 | 🇺🇾 |
hex | rgb | |
---|---|---|
#001489 | 0, 20, 137 | |
#FFFFFF | 255, 255, 255 | |
#FFCD00 | 255, 205, 0 | |
#7B3F00 | 123, 63, 0 |
烏拉圭國旗於 1830 年 7 月 12 日採納,其現代設計為白底四條藍色條紋,國旗左上角(旗幟)有一個 16 層的太陽,稱為「五月的太陽」,而第一面有 19 條條紋的變體國旗可追溯至 1828 年 12 月 18 日。
烏拉圭國旗的意義
- 藍色條紋象徵天空和水,以及真理和忠誠;
- 白色條紋與藍色條紋交替出現,表達和平與誠實,並引發對和諧及透明治理的關注;
- 16 層的金色「五月的太陽」是旗幟的中心象徵,反映了 1810 年五月革命開啟了里約普拉塔地區的獨立鬥爭。此外,它象徵印加地區的太陽神「Inti」,自 19 世紀以來一直是國家的象徵。太陽的金色也是財富和繁榮的象徵,顯示烏拉圭對未來繁榮的承諾;
- 4 條藍色和 5 條白色條紋共同象徵烏拉圭的 9 個省:蒙得維的亞、馬爾多納多、卡內洛內斯、聖荷塞、科倫尼亞、索里亞諾、佩桑杜、杜拉茲諾和塞羅拉爾戈。
烏拉圭國旗的歷史
拉普拉塔河流域(Rio de la Plata)諸侯國成立於 1776 年,是秘魯諸侯國的一部分,簡化了西班牙在南美洲依附領地的管理。然而,它的存在時間不長,而且是在拉丁美洲爭取獨立的初期建立的。烏拉圭(Uruguay)以前稱為東部省(Eastern Province),是拉普拉塔河流域(Rio de la Plata)總督轄下的省份之一,其國旗與官方國旗相同。
西班牙人早在 1516 年就來到了烏拉圭,但在烏拉圭歷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是稍後抵達的葡萄牙人。在烏拉圭獨立之前的拿破崙戰爭中,烏拉圭的首都蒙得維的亞被英國人佔領。儘管東部省的居民具有強烈的區域認同,但他們在總督辖区內的影響力卻不如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那般顯著。
1810 年五月革命之後,拉普拉塔河聯省的政府和人民組成了拉普拉塔省所有州的聯盟,從西班牙的統治中獨立出來。當時的白藍雙條旗由 Manuel Belgrano 設計,是現代阿根廷國旗的前身。然而,巴拉圭、烏拉圭和玻利維亞選擇了另一條獨立之路,並從聯省分裂出來。由何塞-阿蒂加斯 (José Artigas) 創立的聯邦聯盟 (Federal League) 是拉普拉塔河聯省內的一個地區聯盟,其官方旗幟是阿蒂加斯旗幟,中央有一條白色條紋,上下有三條藍紅藍條紋。聯盟包括現今烏拉圭和其他阿根廷小省的領土。今天,阿蒂加斯旗是烏拉圭的國家象徵,被認為是烏拉圭脫離聯盟獨立的先驅。Artigas 被認為是烏拉圭的象徵,也是兩國聯邦制的鼻祖。
Cisplatina 省位於巴西東部,1823 年至 1825 年間曾被葡萄牙和巴西佔領。整個東部領土併歸巴西,導致烏拉圭獨立,當時巴西人宣佈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在巴西成為自治國的初期,烏拉圭領土在其統治之下。Cisplatina 省的國旗由一對綠白條紋組成,中央是王國的盾徽。烏拉圭抵抗組織 (Uruguayan Resistance),又稱為 Los Treintas 和 Tres Orientales,是一個爭取烏拉圭獨立於葡萄牙、巴西和 Agrave 的團體。抵抗組織的旗幟由藍白紅三色條紋和 「自由或死亡 」字樣組成。這面旗幟被革命軍用於與王國甚至巴西的戰鬥中。
1828 年 8 月 28 日,《初步和平公約》(Preliminary Peace Convention)簽署,證明在東班達(Eastern Banda)領土上建立了一個獨立的國家。這成為烏拉圭獨立於阿根廷和巴西的基礎。在 Villa Guadalupe 的一次會議上,臨時總督 Joaquín Suárez 宣佈有必要創建自己的國旗,因為在此之前一直使用的是拉普拉塔河聯省的旗幟。因此,在 1828 年 12 月 16 日,通過了一項法律來創建烏拉圭的國旗,該法律規定國旗將為白色,有九條交替的橫向藍色條紋,在旗桿一側的上角有一個白色方塊,太陽將被放置在方塊中。九條藍色條紋代表當時烏拉圭領土劃分的省份: Canelones、Cerro Largo、Colonia、Durasno、Maldonado、Montevideo、Paysandú、San José 和 Soriano。
1830 年 7 月 12 日,國旗更換。標誌的意義保持不變,但現在根據烏拉圭的省份有 9 條條紋:蒙得維的亞、馬爾多納多、卡內洛內斯、聖何塞、科倫尼亞、索里亞諾、佩桑杜、杜拉斯諾和塞羅拉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