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國旗
國家 | 越南 |
---|---|
人口 | 98,858,950 (2023) |
面積 (Km²) | 310,070 |
大陸 | 亞洲 |
表情符號 | 🇻🇳 |
hex | rgb | |
---|---|---|
#C8102E | 200, 16, 46 | |
#FFCD00 | 255, 205, 0 |
帶有黃星的紅旗呈長方形,長度的 2/3 寬,底色為紅色,中間有一顆五角黃星。
越南國旗的意義
- 國旗以紅色為底色,象徵著越南人民的熱情、意志、信念、犧牲精神和革命鬥爭的紅色血液;
- 黃星象徵革命領導的光芒;
- 五角星象徵學者、農民、工人、商人和士兵等各階層人民的團結。
與 1945 年的國旗相比,1956 年的紅底黃星國旗有微小的變化:星星的邊緣由以前的弧形變成了現在的直形。然而,國旗的靈魂和意義並沒有改變,它已經成為一個美麗、令人印象深刻的象徵,充滿了越南民族的氣息。
越南國旗在其存在的過程中發生了哪些變化?
1802 - 1885. 國旗的名稱是 Long Tinh Kỳ。「Long 「象徵龍,所以用黃色描繪,」Tinh" - 「影子」,天空中的星星用紅色描繪 - 象徵南方的熱情。
1885 - 1890. 1885 年至 1890 年間使用的國家國旗。
1890 - 1920. 黃底三道紅紋的國旗,是 1890 年至 1920 年間法國兩個抵抗王朝的旗幟。這面國旗也被稱為「黃旗」,被認為是第一面正確代表越南這個擁有獨立和統一願望的國家的旗幟。三條相同的紅色條紋象徵三個不可分割的地區: 北部、中部和南部。
1920 - 1945. 越南中北部在南部成為法國殖民地時期的國旗。旗幟以黃色為底色,並有一大條橫向紅色條紋。它是越南北部和中部獨特的象徵旗幟。這面旗幟源自 1802 年至 1885 年間使用的旗幟,只是將紅點延伸為一條線。
1923 - 1945. 當南方是法國殖民地時,也曾使用這面旗幟。旗幟以黃色為底色,左上角是法國的藍白紅旗。1945 年 3 月 10 日,日本推翻了法國在印度支那的統治,這也是它使用的最後一天。
1945 - 1945. 1945 年 3 月至 1945 年 8 月,日本佔領印度支那期間,該國旗一直在使用。旗幟以黃色為底色,中間有一條橫向紅色條紋,佔面積的 1/3。
1945 - 1945. 1945 年 3 月至 1945 年 8 月日本佔領印度支那期間的越南國旗。國旗以黃色為底色,有三條紅色條紋,中間有一條撕裂的紅色條紋。由於這段期間國家處於君主制統治之下,保大慎重地下令接受總理蔣仲金的建議,採用新的國名,並製作新的國旗。
1945 - 1955. 稱為「越南民主共和國」臨時革命政府越共陣線旗幟。國旗出現於 1945 年 5 月至 1946 年 12 月。旗幟以紅色為底色,並有一顆黃色的星星,但兩翼略有彎曲,星星的形狀較為圓潤。1945 年 9 月 5 日,胡志明簽署法令,決定採用越南國旗作為越南國旗。然而,在 1946 年,法國軍隊日益壯大,取得許多優勢,迫使越共軍隊撤出抵抗,越南的紅旗暫時失去了地位,越南被分為兩個區域: 北方和南方。
1955. 現代風貌的最後一面旗幟是紅底五角星。
黃星紅旗的歷史
在 1940 年末哥欽那反抗法國殖民者的起義中,首先出現了一面帶有黃星的紅旗,這面旗幟在許多地方飄揚,後來成為越南的國旗。第一面旗幟的作者是阮友天 (Nguyen Huu Tien)。
1941 年 5 月,越南陣線成立。越南綱領明確指出 「在驅逐法國和日本帝國主義者之後,我們將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人民政府,以紅旗取位」。以五角黃星為國旗。這是第一份提及越南國旗的文件。
1945 年 8 月中旬,國民大會在 Tan Trao (Tuyen Quang 省) 舉行會議,決定以越南國旗 (紅底五線黃星) 作為起義的旗幟,奪取全國政權。
1945 年八月革命成功,1946 年越南民主共和國第一次國會將此寫入憲法: 「越南民主共和國的國旗為紅底長方形,長度的三分之二寬,中間有一顆五角黃星。
1976 年,越南統一後,越南第六屆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以紅底黃星的國旗作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國旗,但稍作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