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蘭國旗

格陵蘭國旗
國家 格陵蘭
人口 56,661 (2022)
面積 (Km²) 2,166,000
大陸 北美洲
表情符號 🇬🇱
  hex rgb
#D00C33 208, 12, 51
#FFFFFF 255, 255, 255

格陵蘭的國旗於 1985 年 6 月 21 日採納,由兩條相同的橫紋組成:上方為白色,下方為紅色。這種形式的國旗與波蘭的國旗相同。然而,格陵蘭國旗有一個額外的紅白圓,也是分成兩半,就像國旗本身一樣,位於中央的左側。由於格陵蘭是丹麥控制的領土,因此兩國國旗的顏色完全相同。

格陵蘭國旗的意義

國旗由兩種顏色組成:紅色和白色,這是格陵蘭的傳統顏色:

  • 紅色的圓圈象徵太陽,太陽在格陵蘭的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白色象徵該地區典型的冰雪。

格陵蘭國旗的歷史簡介

格陵蘭的國旗歷史悠久。從 1814 年到 1983 年,一直使用紅白十字丹麥國旗。即使在獲得自治之後,丹麥國旗仍然很受歡迎。

格陵蘭國旗的歷史

1973 年,有人提議創造一面獨立的國旗,即綠色領地加上白色十字架,但未被採納。1984 年,Sven Tito Aachen 提出了帶有斯堪的納維亞十字架的國旗設計。然而,在 1985 年獨立後,現代的國旗被創造出來,它有一個紅色和白色的橫向雙色,紅色和白色的圓盤偏移到中央的左側。目前格陵蘭仍在使用這面旗幟。

格陵蘭國旗的有趣事實

  • 格陵蘭的國旗稱為 Erfalasorput,設計簡單,有兩條橫紋 - 白色和紅色。「Erfalasorput「 在格陵蘭語中是 」我們的旗幟 」的意思,強調對國家象徵的擁有感和自豪感。這種設計與丹麥、瑞典和挪威等其他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國旗不同,這些國家的國旗上使用斯堪的納維亞十字架。格陵蘭的國旗在雙條紋的背景上有一個象徵北極的圓圈。這個設計反映了格陵蘭地理上的孤立和北極身份,並強調其在丹麥內部的文化和政治自治;
  • 該國旗由格陵蘭本地人 Thue Christiansen 於 1985 年設計。1985 年 6 月 21 日正式採用。這一天是格陵蘭的國慶日 (國旗日);
  • 格陵蘭的國旗責任重大,因為它代表世界上最大的島嶼,也是丹麥轄下的自治領地。格陵蘭面積約 2,166,086 平方公里。該島位於大西洋和北冰洋之間。這片廣闊的領土被巨大的冰原覆蓋,冰原面積約佔全島面積的 80%。這使得格陵蘭不僅是最大的島嶼,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冰原之一。相比之下,第二大島嶼新幾內亞的面積約為 785,753 平方公里。第三大島嶼是婆羅洲,面積為 748,168 平方公里。這個島分為三個國家: 印尼、馬來西亞和汶萊。馬達加斯加面積 587,041 平方公里,是非洲海岸外印度洋的第四大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