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地馬拉的國旗是垂直的藍白藍三色,國徽位於白色條紋的中央。
危地馬拉的國旗是垂直的藍白藍三色,國徽位於白色條紋的中央。
國旗設計反映了國家的願望、危地馬拉人民的文化傳統和團結。
危地馬拉國徽由以下部分組成
西班牙帝國於 1609 年至 1821 年間統治瓜地馬拉王國。當時當地的國旗是酒紅色的十字架。經過墨西哥的短暫統治(1821-1833),中美洲各省聯合成為聯邦。危地馬拉的國家象徵──格札鳥 (quetzal bird) 於 1838 年首次出現在洛斯阿爾托斯 (Los Altos) 的國旗上。隨後,國旗和國徽以各種形式升起。到了 1840 年,自由派和保守派之間的政治衝突引發了內戰,導致五國分裂。因此,在 1843 年 11 月 14 日,危地馬拉展開了新的國旗,在危地馬拉國徽上印有火山。
直到 1851 年親西班牙派掌權,危地馬拉的國旗一直是中美洲聯邦共和國的國旗。之後,國旗被改成西班牙的黃色和紅色。直到 1871 年,危地馬拉才採用現代的標準國旗。1871 年 8 月 17 日恢復原色。然而,為了與其他旗幟區別,旗幟採用了垂直條紋的形式,而非水平條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