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亞國旗
國家 | 尼日利亞 |
---|---|
人口 | 232,679,478 (2024) |
面積 (Km²) | 910,770 |
大陸 | 非洲 |
表情符號 | 🇳🇬 |
hex | rgb | |
---|---|---|
#1B7339 | 27, 115, 57 | |
#FFFFFF | 255, 255, 255 |
奈及利亞國旗於 1960 年 10 月 1 日採用,其設計是由奈及利亞學生 Michael Taiwo Akinwunmi 於 1959 年獨立前夕所設計。國旗由綠色、白色和綠色三條垂直條紋按適當順序組成。
尼日利亞國旗顏色的意義
- 綠色條紋象徵尼日利亞土地肥沃,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該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之一,也是非洲的主要出口國。此外,尼日利亞擁有豐富的天然瓦斯- 約 5 兆立方米,儲量位居世界第七。尼日利亞還擁有大量的煤炭儲量,主要集中在埃努古和科吉地區,以及有助於國家水泥工業發展的石灰石。喬斯高原 (Jos Plateau) 蘊藏大量錫礦,以及用於生產航空工業合金的铌;
- 白色條紋象徵多民族國家的和平 與統一,該國由 250 多個不同的民族組成,主要民族為豪薩族、約魯巴族和伊格博族。白色是團結、和平和國家凝聚力的象徵。
尼日利亞國旗的歷史
由於葡萄牙探險隊探索新的貿易路線和自然資源,歐洲人在十五世紀發現了現代尼日利亞的領土。最早到訪該地區的歐洲航海家之一是 João de Sequeira,他於 1472 年在幾內亞灣海岸登陸。葡萄牙人與當地社區建立了貿易關係,交易黃金、象牙和胡椒,後來開始從事奴隸貿易。由於可以穿越幾內亞灣,這些地區成為跨大西洋奴隸貿易的重要據點。隨著對該地區興趣的增加,英國水手和商人在 18 和 19 世紀開始探索該地區,並繼葡萄牙人之後,試圖控制該地區,因此從 19 世紀開始,英國對尼日利亞進行殖民。
1870 年,英國在西非控制的領土創造了一面旗幟,代表英屬西非。這是一面典型的藍色旗幟,上面印有聯盟傑克,即所謂的「藍旗」,右側有一個標誌:大象、棕櫚樹、沙灘和綠山。這些符號反映了該領土的自然資源和植物群。大象象徵著豐富的動物資源,尤其是象牙,是當時重要的出口商品;棕櫚樹則代表著同樣重要的貿易經濟產品 - 棕櫚油。當時,它被用作機械的潤滑劑和英國工業革命時期肥皂的生產原料。
從 1861 年到 1906 年間,拉各斯殖民地使用的旗幟與西非的旗幟相似。這面旗幟同樣是英國藍旗,旗徽包括大象、棕櫚樹、山和銘文。主要區別在於旗徽上的文字:拉各斯旗幟上的文字是「 L.「,而不是西非旗幟上的」West Africa Settlements 」,意思是拉各斯殖民地。英國人對這個地區很感興趣,因為這個地區是一個戰略貿易中心,國際貿易的很大一部分都要經過這裡,因此在 1861 年,拉各斯與當地統治者簽訂了一份條約,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1884 年,英國正式宣佈對該地區擁有主權,並將其命名為油河保護區。這次重新命名強調了棕櫚油在該地區的重要性。行政中心位於卡拉巴爾,該領土由一名英國專員管理。該保護國與皇家尼日爾公司控制的領土平行運作,對於遏制德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1893 年,Oil Rivers Protectorate改組為Niger Coast Protectorate。這是英國在尼日利亞逐步實行中央集权管理的一部分。領土的變更和重組標誌著對尼日爾三角洲具有戰略意義的河流航線和貿易航線的控制增加。與英屬西非和拉各斯殖民地的情況一樣,油河保護國和尼日爾海岸保護國擁有相同的紋章,不同之處僅僅在於紋章周圍的銘文:
- 中心部分是英國的紋章,由象徵權力和主權的獅子和獨角獸組成;
- 徽章上方的皇家王冠表示英國王室對這些領土的至高統治權;
- 徽章框架上的銘文為 : "油河保護國」或「尼日爾海岸保護國」,視期而定。
1900 年至 1914 年間,現代尼日利亞的領土被劃分為兩個保護國: 北尼日利亞和南尼日利亞,各自擁有獨立的行政地位和國旗:
- 在北尼日利亞,行政管理的重點是通過伊斯蘭酋長國建立英國的統治,使用間接統治制度。這使得現有的權力結構得以保留,例如埃米爾,成為殖民地政府的一部分;
- 在南尼日利亞,英國人遇到了更多的阻力,他們更積極地實施管理。重點是貿易,特別是棕櫚油和其他原材料的出口。
擁有穆斯林酋長國的北部,透過伊斯蘭教的領導,擁有較為中央集权的政府體系,而南部則是由不同種族的民族所組成,擁有較不正式的政府機關。
北尼日利亞和南尼日利亞的國旗與前一時期的一樣,都是由英國國徽、皇室皇冠和圓圈中的銘文組成:
- 北尼日利亞 : 標準的英國藍旗,旗幟上有紅色圓圈內的徽章和「北尼日利亞」字樣;
- 南尼日利亞 : 與北部保護國相似,但國徽為綠色背景,並刻有「Southern Nigeria」(南尼日利亞)字樣。
1914 年,總督Frederick Lugard合併了兩個獨立的行政單位:北尼日利亞保護國和南尼日利亞保護國。這樣做是為了簡化治理和降低行政成本。新成立的殖民地採用間接統治原則,當地傳統領袖繼續留任,但實際權力集中在英國官員手中。當時國家的經濟發展主要是為了英國大都會的利益。基礎設施的發展,包括鐵路、港口和運輸路線,促進了棕櫚油、可可、橡膠和錫等資源的出口。在工業發展的同時,當地居民也被吸引到低薪的勞動環境中,而這些勞動通常條件惡劣,因此社會緊張局勢也隨之增加。
緊張局勢逐漸加劇,1920 年代開始出現第一批民族主義運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尼日爾人站在英國一方作戰,平等和自決的思想開始壯大。1950 年代,尼日利亞和喀麥隆全國委員會黨成立,尋求獨立,1954 年,尼日利亞成為一個聯邦。
尼日利亞殖民地和保護國的國旗是英國的藍色 旗幟,旗徽包括一個綠色的六角星,被稱為所羅門印記 ,圍繞著紅色圓盤上的都鐸王冠,王冠下方是「尼日利亞」的字樣。六芒星是一種宗教符號,由兩個相等的三角形相互疊加形成一個六角形。這個符號在歷史上一直被認為是智慧和權力的象徵,也是神靈保護的象徵。根據中世紀的傳說,所羅門印記 (Seal of Solomon) 是一個六角形的符號,被放置在所羅門王的簽名戒指上,使他擁有對付惡魔的力量,以及與動物對話的能力。在包括尼日利亞國旗在內的殖民地旗幟上使用六角星具有雙重意義:它與英國統治的理念有關,同時也反映了非洲的傳統和文化符號,是地區信仰的一部分。
1960 年 10 月 1 日,尼日利亞宣佈獨立前夕,國家需要一個新的象徵,以反映其主權、統一思想以及豐富的民族特性。尼日利亞決定創造一面有別於殖民地標誌的國旗。為此,政府於 1959 年宣佈舉辦新國旗設計公開競賽,吸引了來自尼日利亞各地的數百名設計師參加。其中包括Michael Taiwo Akinwunmi,一位當時在英國留學的 23 歲學生。他提出了三條垂直條紋--兩條綠色,象徵農業和自然資源,一條白色,代表和平與團結。
最初的設計是在白色條紋上加上一個紅色太陽標誌,但評審團認為沒有這個元素的旗幟看起來會更和諧。因此,最終的設計只有三條相等的垂直條紋:綠、白、綠。在宣佈獨立時,新國旗莊嚴地升起,取代了英國殖民地時期的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