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瓦盧目前形式的國旗於1978年10月1日首次採用,一直使用到1995年,之後的兩年中,國旗上的星星數目減少到8顆,自1997年4月11日起,國旗又恢復到9顆星星的原始設計。因此,圖瓦盧的國旗由一塊藍布與 9 顆五角黃星組成,形成圖瓦盧群島的真實地圖,而英國國旗 - 聯邦傑克(Union Jack)則位於旗幟(旗幟左上角)。
圖瓦盧目前形式的國旗於1978年10月1日首次採用,一直使用到1995年,之後的兩年中,國旗上的星星數目減少到8顆,自1997年4月11日起,國旗又恢復到9顆星星的原始設計。因此,圖瓦盧的國旗由一塊藍布與 9 顆五角黃星組成,形成圖瓦盧群島的真實地圖,而英國國旗 - 聯邦傑克(Union Jack)則位於旗幟(旗幟左上角)。
第一批到訪現代圖瓦盧領土的歐洲人是西班牙探險家。1568 年,西班牙航海家 Alvaro Mendaña de Neira 在橫越太平洋的探險中首次抵達這些島嶼。然而,由於該群島地處偏遠、資源微不足道,圖瓦盧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引起任何人的興趣。與西方列強更積極的接觸發生在十九世紀,當時英國商人、傳教士和探險家開始定期造訪這些島嶼。1892 年,圖瓦盧(當時吉爾伯特群島和埃利斯群島的一部分)正式成為英國西太平洋殖民地的一部分。殖民化和平進行,英國建立了行政機構,逐漸控制了當地的島嶼,以保護太平洋的貿易航線。殖民地的旗幟是藍色的,左上角有 Union Jack 的圖像,象徵著與大不列顛的聯繫。旗幟右側的徽章與基里巴斯的現代國旗相似,描繪了一艘金色護衛艦飛越三個藍色波浪之上的初升太陽。
1976 年,吉爾伯特群島和埃利斯群島正式分為兩個獨立領土: 圖瓦盧和基里巴斯。作為獨立領土,圖瓦盧開始形成自己的國家標誌。雖然距離完全獨立還有幾年時間,但這段時期是向自治過渡的重要階段,也是創造新國旗的重要時期。該時期的國旗是英國殖民地的常見旗幟,左上角以聯盟傑克(Union Jack)為主,但與之前的國旗不同之處在於右側的符號 - 那是圖瓦盧的國徽。值得注意的是,圖瓦盧的國徽自 1976 年採用以來一直沒有改變,現在仍以相同的形式使用。
1978 年圖瓦盧從英國獨立後,正式採用了新的國旗。它的左上角仍然是聯合國傑克(Union Jack),表示與英聯邦的從屬關係,但藍色的背景被換成了藍色的色調。國旗的主要元素也有所改變,象徵圖瓦盧九座有人居住島嶼的九顆星星取代了國徽。
圖瓦盧的國名可翻譯為 「八個島嶼 」或 「八個站在一起」。它來自當地的語言,反映了圖瓦盧群島的九個島嶼中有八個原本有人居住。後來,第九個島嶼 Niulukita 才成為王國的一部分,但這個名字卻沒有改變。這就是為什麼在 1995 年,星星的數量減少到 8 顆,與國家的名稱一致。然而,人民並不接受這個改變,抗議行動開始了,插著新國旗的旗桿甚至被砍掉。在這樣的壓力下,國旗只維持了兩年,之後於 1997 年 4 月 11 日決定恢復 1978 年 10 月 1 日的國旗設計。一個有趣的事實是,在那之後,圖瓦盧的第 9 個環礁就按照國旗來定居。結果發現這比改變國家歷史上的國旗更容易。